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研究:卤代亚酞菁的理论探索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779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具体聚焦于卤代亚酞菁。作者张思远和郑绍辉探讨了富勒烯作为受体材料的局限性,如可见光范围的弱吸收和性能不稳定性,然后介绍了非富勒烯受体在有机光伏材料中的潜力,特别提到了非富勒烯受体可以实现高达16.02%的转换效率。研究中,他们通过F、Cl、Br三种卤素元素对亚酞菁进行不同程度的取代,分析了这些新材料的介电常数、前线分子轨道、激子结合能以及吸收光谱。研究发现,6个位置取代的材料相对于3个或12个位置取代的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更低的激子结合能。LUMO值随着取代个数增加而下降,表明电子亲和性增强。在吸收光谱方面,6取代的材料与12取代的显示出较强的吸收能力,优于3取代的,但F取代的整体效果不如Cl和Br取代。因此,Br6-SubPC和Cl6-SubPC被认为是最佳的受体材料选择。关键词涵盖了物理化学、含时密度泛函理论、非富勒烯受体、亚酞菁、介电常数和激子结合能。" 这篇论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非富勒烯受体因其在有机光伏材料中的高效性能(例如16.02%的转换效率)而受到关注,弥补了富勒烯受体的弱点。 2. **卤代亚酞菁的性质**:亚酞菁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机光电材料,当氢原子被卤素取代后,其性能得到改善,成为优秀的非富勒烯受体。 3. **卤素取代策略**:研究者通过F、Cl、Br三种卤素对亚酞菁进行3、6、12个位置的取代,以探索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 **材料性能分析**:主要考察了介电常数、前线分子轨道、激子结合能和吸收光谱四个关键指标。6取代的卤代亚酞菁在某些性能上表现出优越性。 5. **材料优化**:6取代的Br6-SubPC和Cl6-SubPC被认为是最优的受体材料,因为它们的介电常数较高,激子结合能较低,且在吸收光谱上有出色表现。 6. **计算方法**:使用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D-DFT),这是一种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用于模拟材料的电子性质和光学性质。 7. **应用领域**: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为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