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EB CS:用C语言实现链表操作——创建、删除与插入学生信息

需积分: 18 0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7KB DOCX 举报
在这个文档中,主要讨论的是如何使用C语言来实现链表数据结构,特别是针对学生信息的管理。链表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在内存中动态存储和操作数据,而无需预先知道数据的长度。本文档以CUEB CS小朋友的学习场景为背景,涉及到了四个关键操作:创建、删除、插入和输出学生信息。 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structstudent`的结构体,包含三个成员:`char num;`用于存储学号,`float score;`存储分数,以及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structstudent* next;`。这体现了链表中的元素组织方式,每个节点包含自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链接。 在`main`函数中,声明了四个子函数的指针: 1. `creat()`: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学生信息链表,它可能是通过用户输入获取学号和分数,并将新节点添加到链表头部。 2. `del(student*, charnum)`:接收一个链表和一个学号作为参数,用于查找并删除链表中对应学号的学生节点。 3. `insert(student*, student*)`:接受两个学生节点作为参数,用于在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的节点,保持链表的顺序。 4. `print(student*)`:遍历链表并打印出每个节点的学生信息。 接下来,用户被提示输入要创建的学生记录数量,然后调用`creat()`函数生成链表,并通过`print()`函数显示初始链表内容。删除操作部分,用户输入要删除的学生学号,`del()`函数会找到该节点并更新链表,之后再次调用`print()`函数展示链表的新状态。这个过程会持续执行,直到用户不再输入非零学号为止。 最后,用户被引导输入要插入的新记录,通过`stu`变量接收输入的结构体,并调用`insert()`函数将其插入链表中。整个流程体现了链表的基本操作,对学习C语言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概念有很好的实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