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实现方法详解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9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1
收藏 36KB DOC 举报
在51单片机应用中,由于其通常仅配备一个串口,而许多场合需要两个串口功能,如数据采集与通信,这就需要模拟额外的串口。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51系列单片机如8051的输入输出引脚(如P1.0和P1.1)来模拟串口通信的方法。模拟串口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编程控制这些IO引脚的高低电平变化,模拟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1. **模拟方式与信号控制**:
- 通过IO引脚的高低电平模拟数据位,比如起始位通常用低电平(0),停止位用高电平(1)。
- 数据位的传输是通过将IO引脚设置为相应的电平状态,例如使用`TXD=(bit)0;`表示发送起始位,然后通过循环控制发送8位数据。
2. **波特率计算**:
- 波特率决定了每位电平持续时间,如9600 Baud的波特率意味着每位持续时间为0.104毫秒。利用11.0592 MHz的晶振,单个指令周期为约1.059 us,通过调整延时,确保每个字符间隔恰好是整数倍的指令周期,如96个周期对应于9600 Baud。
3. **延时法实现**:
- 方法一采用延时法,通过定义延时函数(如`Delay2cp()`)来精确控制IO引脚的开关,确保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位的发送。
4. **其他模拟方法**:
- 文章未详述的其他两种模拟串口方法可能涉及到定时器控制、中断驱动或者高级定时技术,以达到更精确和高效的串口模拟效果。
5. **实用代码示例**:
- 提供了部分关键代码片段,如`#define RXDP1_0`和`#define TXDP1_1`用于定义IO引脚作为接收和发送端口,`WByte`函数用于向串口发送一个字节,通过循环和延时控制发送过程。
总结来说,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51单片机的IO引脚模拟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控制、波特率计算以及具体实现方法,适用于对串口扩展需求的应用场景。通过延时法和其他可能的技术手段,可以在单片机硬件限制下实现类似双串口的功能。
2019-05-28 上传
2020-11-15 上传
2016-07-15 上传
2009-09-24 上传
2022-09-22 上传
2010-06-04 上传
2022-09-24 上传
2008-12-16 上传
2020-08-28 上传
却总是我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探索AVL树算法:以Faculdade Senac Porto Alegre实践为例
- 小学语文教学新工具:创新黑板设计解析
- Minecraft服务器管理新插件ServerForms发布
- MATLAB基因网络模型代码实现及开源分享
- 全方位技术项目源码合集:***报名系统
- Phalcon框架实战案例分析
- MATLAB与Python结合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DAT300项目解析
- 市场营销教学专用查询装置设计方案
- 随身WiFi高通210 MS8909设备的Root引导文件破解攻略
- 实现服务器端级联:modella与leveldb适配器的应用
- Oracle Linux安装必备依赖包清单与步骤
- Shyer项目:寻找喜欢的聊天伙伴
- MEAN堆栈入门项目: postings-app
- 在线WPS办公功能全接触及应用示例
- 新型带储订盒订书机设计文档
- VB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源代码及技术项目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