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Linux内核编译与启动机制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655KB PDF 举报
"内核编译启动过程.pdf" 在深入探讨Linux内核的编译和启动过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系统调用接口,并协调进程之间的交互。内核编译涉及到将源代码转化为可执行的二进制形式,而启动过程则是从加载内核映像到系统完全运行的过程。 Linux内核的Makefile是整个编译过程的关键,它定义了如何构建内核以及构建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步骤。Makefile包含了规则、目标和依赖关系,使得构建系统知道何时重新编译哪些部分,以及如何组合所有组件。在ARM64架构(也称为AArch64)上,这个过程与x86架构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内核编译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 预处理:处理源代码中的宏定义、条件编译指令等。 2. 编译:将预处理后的源代码转换为汇编语言。 3. 汇编:汇编器将汇编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 4. 链接:链接器将编译生成的多个目标文件合并成一个可执行文件,同时解决符号引用。 在内核启动时,会经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stext`:这是内核的起始地址,标志着内核执行的开始。 2. `jiffies` 初始化:`jiffies`变量用于跟踪系统运行的时间,这里将其初始化为`jiffies_64`。 3. `SECTIONS`:链接脚本定义了内存布局,如`.head.text`、`.text`等,它们决定了不同部分如何被加载到内存中。 4. `EXIT_TEXT` 和 `EXIT_DATA`:这些是链接脚本中定义的废弃段,用于处理不需要的代码或数据。 5. `IRQENTRY_TEXT`、`TEXT_TEXT` 和 `SCHED_TEXT`:这些段包含了中断处理程序、普通文本代码和调度器相关的代码。 在ARM64架构中,内存管理和一致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cache一致性`是指当多个处理器核心访问同一块内存时,确保它们看到的内存状态是一致的。这通常通过缓存同步协议实现,如MESI(Modified、Exclusive、Shared、Invalidated)协议。`内存屏障`是用于控制内存操作顺序的指令,防止编译器和处理器优化导致的预期之外的行为。 `LDS`文件(Linker Description Script)如`vmlinux.lds.S`,是链接器使用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内核映像的内存布局和加载规则。例如,`OUTPUT_ARCH(aarch64)`指定了目标架构为AArch64。 总结来说,Linux内核的编译和启动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工程,涉及了从源码到可执行二进制的转化、内存布局的定义以及内核初始化的诸多细节。理解这一过程对于调试内核、定制内核功能以及优化系统性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