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2021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5 收藏 405KB PDF 举报
"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pdf"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网络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和智能控制。为了保障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构建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至关重要。该体系的建设旨在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需求牵引、加强统筹,聚焦重点、急用先行,以及广泛参与、强化实施,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实施性。 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2年,将初步建立体系,制定10项以上重点行业标准,覆盖物联网终端、网关、平台等关键环节,增强基础安全保障能力。第二阶段,到2025年,计划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行业标准,提高跨行业的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安全使用。 标准体系框架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1. **总体安全**:这部分包括基础安全的术语定义、架构模型、安全场景、安全集成、安全分级和安全协议。这些标准为整个物联网系统提供基础性的指导,确保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 2. **终端安全**:物联网终端是网络中的基本单元,安全标准涉及终端的身份认证、数据保护、隐私保护和固件更新等方面,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3. **网关安全**:网关作为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其安全标准关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访问控制和网关自身的安全性,以防止中间人攻击和非法接入。 4. **平台安全**:物联网平台处理大量数据和控制指令,其安全标准涵盖了数据存储加密、操作权限管理、服务可用性和抗攻击能力,确保平台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安全。 5. **安全管理**:这部分标准涉及到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策略、风险管理、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以确保系统安全运维并及时应对安全事件。 标准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包括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安全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头部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它们可以引领行业标准的实践和推广,促进标准的有效落地。 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适应性强的安全框架,以应对物联网领域的各种安全挑战,确保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标准,可以降低公共网络安全风险,提升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