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级路由算法:随机虚拟骨干树与改进BDCP结合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2.26MB PDF 举报
"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虚拟骨干树,多级路由算法,能量感知,退避分布式聚类协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新颖路由算法,旨在解决传统路由策略中簇首(Cluster Head, CH)能量消耗不均衡导致的网络寿命缩短问题。该算法融合了随机虚拟骨干树(Random Virtual Backbone Tree, RVBT)与改进的退避分布式聚类协议(Improved Backoff Distributed Clustering Protocol, IBDCP),以实现更高效且节能的数据传输。 首先,WSN中的所有传感器节点被组织成多个不同的簇。这个过程基于一种能量感知机制,确保节点在成为CH时考虑其自身的剩余能量,避免能量耗尽过快。接着,IBDCP用于初始化每个节点的时间延迟,这些延迟用于节点间的竞争,以决定哪些节点将成为簇首。这种竞争机制引入了退避策略,以减少簇首选举过程中的冲突,同时平衡各簇首的负载。 在选举过程结束后,每个簇内的节点根据剩余能量和与CH的距离决定是否加入其对应的簇。这样,能量消耗较低且距离近的节点更有可能成为CH,从而优化了能量分布。同时,汇聚节点会构建一个基于CH的随机虚拟骨干树,以便于数据的多级路由。这种骨干树结构减少了通信路径中的中间节点数量,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网络效率。 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在保持恒定的消息传递和线性时间复杂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相比于其它现有的算法,如Enhanced Multi-hop Routing Algorithm (EMRA)和基本的BDCP,该算法能显著延长网络寿命。具体来说,它至少能使网络寿命比EMRA延长15%,比BDCP延长150%。此外,它还在能量消耗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出优越性。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结合随机虚拟骨干树和改进的退避分布式聚类协议,实现了WSN中更均衡的能源管理和更持久的网络寿命。这为未来WSN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特别是在大规模、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