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总线协议深度解析:时序图与数据传输

需积分: 9 16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9 收藏 295KB DOC 举报
"SPI总线协议及SPI时序图详解"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和其他电子设备间的串行通信协议。它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方式,允许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只需要四条信号线: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ISO)、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MOSI)、串行时钟(SCK)和从设备选择(SS或CS)。SPI总线的这种精简设计使得它在嵌入式系统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可以节省电路板空间和减少所需的引脚数量。 SPI时序是基于SCK时钟信号的,主设备控制这个时钟,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数据传输通常在时钟的上升沿发送,在下降沿接收,遵循“高位先发送”(MSB First)的原则。这意味着最高有效位(MSB)在每个时钟周期的开始被传输,然后依次是低有效位(LSB)。 在SPI通信过程中,主设备通常由微控制器或其他具有SPI功能的设备担任,它决定何时开始和结束传输,并通过SS线选择与之通信的从设备。从设备只能响应它们被选中的信号(SS线低电平),在选定的设备上,SCK时钟开始驱动数据交换。 以描述中的例子来理解SPI时序: 假设主机的初始数据(sbuff)是0xaa (10101010),从机的初始数据(sbuff)是0x55 (01010101)。在8个时钟周期内,数据会逐位交换: - 在第一个时钟周期(00),主机的SCK为低电平,数据不传输;主机的SDO保持0,从机的SDI保持0x55。当SCK上升到高电平时,主机的0开始被发送(10101010),同时从机的SDO(此时是0x55)被主机接收。 - 随后的每个时钟周期,主机的SDO和从机的SDI都会在上升沿和下降沿交替传输数据,直到8个时钟周期结束,所有8位数据都被交换。 经过8个时钟周期后,主机的sbuff变为0x55,而从机的sbuff变为0xaa,完成了数据的交换过程。 SPI总线协议支持多种模式,如CPOL(时钟极性)和CPHA(时钟相位),这些模式可以通过配置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CPOL定义了时钟信号的空闲状态(高或低),而CPHA则决定了数据是在时钟的上升沿还是下降沿被采样。 SPI协议提供了灵活、高效且易于实现的通信方案,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的传感器、显示模块、存储设备等外设之间的通信。其简洁的硬件设计和可配置的通信模式使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