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实现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探究

需积分: 13 9 下载量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775KB PDF 举报
"本文详细探讨了宽带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技术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中的实现方法。作者李哲和高锦春通过采用基于MP记忆多项式的功率放大器模型,从硬件逻辑设计和软件系数估计两个角度,对宽带数字预失真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FPGA的实际特性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最后,他们对实现后的预失真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通信系统中,尤其是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中,数字预失真技术被广泛用于改善信号质量。它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以补偿功率放大器在高功率操作时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这种失真会导致信号带外辐射、效率降低以及干扰其他通信频道等问题。因此,数字预失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论文的核心在于FPGA上的DPD算法实现。FPGA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因其灵活性和高速运算能力,常被用于高性能计算和实时信号处理。MP记忆多项式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器模型,它考虑了放大器的历史输入和输出状态,以更准确地预测和校正失真。 在硬件逻辑设计方面,作者可能探讨了如何利用FPGA的逻辑资源,如查找表(LUTs)和触发器,来构建DPD算法所需的计算结构,包括乘法器、加法器和存储单元等。同时,为了优化资源利用率和提高运行速度,可能会涉及流水线设计、并行处理和数据复用等策略。 在软件系数估计方面,论文可能讨论了如何通过算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如最小二乘法、迭代学习或者神经网络,来估计和更新预失真滤波器的系数,以适应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变化。软件部分通常与硬件紧密交互,以实现系数的实时更新。 论文还关注了FPGA的具体特性,比如功耗、时钟速度和布线延迟等,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可能包括位宽调整、资源分配优化以及低功耗设计策略。这些优化措施旨在确保预失真系统的性能,同时满足FPGA的物理限制。 最后,作者进行了实际的系统性能测试,这可能包括失真度、信噪比(SNR)、误差矢量幅度(EVM)等关键指标的测量,以验证预失真系统的有效性并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这篇论文对宽带数字预失真在FPGA上的实现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技术实现,为实际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校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