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自适应滤波提升ECG信号消噪精度

需积分: 36 7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1 收藏 284KB PDF 举报
该篇论文《基于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方法的ECG信号消噪》发表于2006年11月的《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第6期。研究者张艳丽和杨仁弟针对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信号处理技术。传统的ECG信号分析中,心电信号往往会受到诸如工频干扰、肌电干扰以及基线漂移等多种噪声的严重影响,这使得信号质量下降,影响了医生对心脏健康状况的准确判断。 论文的核心内容是采用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自适应滤波策略来改善信号质量。作者提出的方法是,首先将心电信号分解到不同尺度上,选取具有最大QRS波能量的高频细节信号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输入。这是因为在噪声干扰对应的小波分解尺度上,尽管存在噪声成分,但同时也可能含有部分有用的信号信息。通过选择性保留这部分信息,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导致的有用信息丢失。 作者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保留了噪声对应的“细节”分量,还结合了最大分解尺度上的近似分量,通过重构原始输入,以减小噪声的影响同时尽可能保留心电信号的波形特征和有用信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干扰,提高ECG信号的质量,从而在医疗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的关键词包括ECG信号、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和信号消噪,表明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信号处理技术和噪声抑制技术的结合。整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都围绕着如何在噪声环境下,利用小波变换的特性,实现对心电信号的高效、精确处理,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研究对于提升ECG信号的分析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