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RS-232C与INS8250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484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是武汉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通信接口》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讲解了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串行通信方式、数据传送方式以及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此外,还介绍了通用异步收发器INS8250的外部引脚、结构、内部寄存器及其编程方法,如波特率因子寄存器和通信线路控制寄存器。"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s)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如何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在基本理论基础部分,文档阐述了串行通信的两种主要类型: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异步通信允许字符间时间间隔不固定,而每个字符内部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同步通信则要求通信双方的时钟同步,以确保准确的数据传输。 串行通信数据的传送方式有三种: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单工通信只允许单向数据传输,而半双工则支持双向但非同时的通信;全双工则允许双向同时传输,常见于现代高速通信接口。 RS-232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由美国EIA于1969年发布,用于不同设备间的串行连接,确保兼容性。这种标准定义了接口的信号线布局和电平标准,使得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如调制解调器(MODEM)能够有效通信。 文档进一步探讨了INS8250,这是一种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常用于实现异步通信。它包含多个内部寄存器,如波特率因子寄存器(DLL/DLH),用于设置数据传输速率。例如,如果要设定1200bps的波特率,需要正确初始化DLL、DLH和相关寄存器。通信线路控制寄存器(LCR)则用于定义数据格式,包括字符长度、停止位数量、奇偶校验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正确接收和发送数据至关重要。 在实际编程中,理解这些概念和技术对于开发串口通信程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应用中,串口通信仍然是连接硬件设备和微控制器的标准手段之一。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开发者能够创建高效且可靠的串行通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