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A的临床数据中心文档构建:非持续监视与诊断系统详解

需积分: 50 8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499K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讨论了非持续监视系统在基于SAE-J1939-73标准的临床数据中心文档构建中的应用,这是一项针对路面车辆推荐的操作规程,最初发布于1996年,后续修订于2004年,适用于包括卡车、客车在内的各种应用,甚至扩展到建筑及农业设备和固定式动力系统。 3.1 持续监视系统:这是一种实时监控的机制,每秒钟至少监视两次,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持续监视器在特定条件满足时才会执行监控任务,例如在发动机起动或特定环境条件下。 3.2 诊断故障代码:作为4字节的数值,用于识别故障类型、模式及其出现的频率,是诊断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帮助定位和解决问题。 3.3 停帧:当诊断故障代码触发时,系统会采集相关参数的样本,以便于分析和处理。 3.4 故障指示灯(MIL):这个灯用于指示与故障代码相关的故障,非相关故障代码不会触发故障指示灯,仅在有实际问题时显示。 3.5 非持续监视系统:这类系统对一个过程进行单次监测,如低温启动辅助监视,仅在特定条件(如温度低于10℃)下进行。并非所有系统都执行这种连续监视。 3.6 准备就绪代码:当所有相关诊断完成时,系统设置此代码。例如,在发动机启动时,需在特定压力测试条件下执行诊断,清除故障后,准备就绪代码才允许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文档详细阐述了诊断应用层的要求,包括预想的诊断性能、诊断支持的建议,以及与安全相关的技术细节。例如,数据链接安全策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包括安全的数据读取、设备转换和永久转换等。此外,还涉及诊断连接器、参数监视要求、诊断故障代码的定义和诊断参数组(PG)的详细说明,如不同颜色灯光指示的不同故障级别。 本文档为理解SAE-J1939-73标准下的非持续监视系统在临床数据中心文档构建中的作用提供了深入的指南,强调了诊断性能、故障处理机制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这对于IT专业人员在设计和实施此类系统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