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型机z/OS环境下的C语言多任务编程实践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115KB PDF 举报
"大型机上的C语言多任务编程主要探讨了在IBM大型机的z/OS环境下,如何利用C语言进行多任务编程的原理和技术。本文由Don Poitras撰写,涉及了SAS/C开发中的多任务特性、事件驱动编程、示例程序以及避免的陷阱。文中还对比了多线程与多任务的区别,并介绍了相关的汇编宏和控制块,以及如CICS等系统下的多任务处理机制。" 在IBM大型机的z/OS操作系统中,C语言的多任务编程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允许同时执行多个独立的任务,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响应性。z/OS是IBM的主要企业级操作系统,支持高级的并发和多任务处理。 多任务编程的概念主要分为两类:合作式多任务(如早期的Windows 3.1中的CICS)和抢占式多任务(如MVS、Win/NT、OS/2)。合作式多任务中,一个任务可以阻止整个程序的执行,而抢占式多任务则由操作系统分配时间片,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处理状态字(PSW)、堆栈,并能获取私有内存空间,即使在多处理器环境中也能实现任务的同时运行。 SAS/C的多任务特性提供了事件驱动编程的可能性,通过事件等待(WAIT)和信号发布(POST)来协调任务间的交互,确保正确同步。此外,资源的预订(ENQ)和释放(DEQ)机制用于管理共享资源的访问,防止竞争条件的发生。 在实现多任务时,汇编宏和控制块扮演了重要角色。NATTACH/DETACH宏用于启动和停止子任务,NWAIT/POST用于等待特定事件或通知其他任务,而ENQ/DEQ则用于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控制块是这些操作中的数据结构,它们存储了任务的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帮助维持多任务环境的秩序。 为了避免在多任务编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死锁、竞态条件和资源争抢,开发者需要熟悉串行化(Serialization)和再入编码(Reentrant Coding)技术。串行化确保了对特定操作的独占访问,而再入编码则允许函数在同一时间内被多个线程安全调用,不依赖于全局变量或静态数据。 大型机上的C语言多任务编程是一项复杂但高效的技术,它需要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同步和通信机制,以及有效地管理资源。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开发者可以在z/OS这样的平台上构建出高性能、高并发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