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3种优势树种液流特征: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9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2010年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对3种优势树种——木荷、米槠和杉木的深秋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通过热扩散法测量了这些树种的树干液流速率,并结合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分析了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树干液流速率在白天显著高于夜晚,且阔叶树的日变化和峰值大于针叶树。此外,不同树种的液流速率在树干的南北侧存在差异,阔叶树北面液流速率大于南面,而针叶树则相反。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水气压亏缺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水气压亏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再次是太阳辐射,最后是空气温度。该研究受到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主要研究人员专注于植物生态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树干液流的重要生态过程。液流速率作为树木生理活动的关键指标,反映了树木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在深秋时节,三种优势树种的液流特征显示了明显的昼夜变化模式,这与树木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紧密相关。白天,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加强,蒸腾作用旺盛,导致液流速率显著增加。而夜晚,由于缺乏阳光,光合作用减弱,液流速率下降。 研究还揭示了阔叶树与针叶树在液流速率上的差异。阔叶树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叶子面积较大,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更为活跃。另一方面,针叶树的液流速率虽然较低,但南面的液流速率大于北面,这可能与针叶树对光能利用的特性有关,它们倾向于在阳光充足的南面增加水分吸收。 环境因子对液流速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太阳辐射作为驱动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力量,其增加会直接促进液流速率。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影响树木的蒸腾作用,湿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弱,液流速率相应降低。水气压亏缺是衡量空气中水分含量与饱和水汽压差距的指标,其增大意味着植物面临更大的水分需求,从而加快液流速率。空气温度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则次于以上三个因素,但仍然显著,温度升高通常会增加树木的生理活动,包括液流。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预测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制定有效的森林管理和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树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可以为优化森林配置、提高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