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热合成策略优化InP纳米粒子结构

0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91MB PDF 举报
溶剂热合成纳米InP是一种创新的制备方法,由聂延光、戴全钦等人在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研究。他们采用了一种结合缓慢沉淀法和溶剂热技术,成功制备出了具有4纳米尺寸的InP纳米粒子,以及非晶枝状物和球形纳米晶。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扩展了III-V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策略,尤其是对于InP这类化合物,因其合成难度较大,传统方法如金属有机化合物热裂解法需要长时间且在严格的无氧无水和高温条件下进行。 研究发现,当磷离子在溶剂中处于150℃的温度下,它们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集团,这会阻碍In3+离子向其内部扩散,导致形成P多In少的非晶结构。然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In3+离子能够充分扩散至磷离子内部,从而促使晶态结构的形成。这种控制磷源扩散的方式为优化纳米InP的形貌和结晶性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与先前的研究相比,溶剂热合成方法在III-V族半导体纳米晶合成方面显示出优势,比如李等人的工作通过Co还原实现了InAs纳米粒子的合成,而谢等人则合成出InP团簇,但这些研究并未涉及尺寸的可控生长。聂延光等人的工作突破了时间限制和技术挑战,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纳米InP的高效和精确合成。 此外,实验过程中,他们首先通过精细的操作步骤合成NaP,确保了后续合成过程的纯度和可控性。整个实验在手套箱中进行,以避免外部杂质的干扰,确保了合成条件的严格控制。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III-V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效率,也为未来的纳米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生物标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中图分类号O469的标注,揭示了该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定位。 总结来说,这篇首发论文通过溶剂热合成纳米InP的研究,推动了III-V族半导体纳米晶合成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11-0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