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架构视角的信息系统漏洞挖掘技术研究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757KB PDF 举报
"信息系统漏洞挖掘技术体系研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信息系统漏洞挖掘的技术体系,由张友春、魏强、刘增良和周颖四位作者共同撰写。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国防大学信指部以及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文章发表于2011年2月的《通信学报》上,对信息系统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章明确了漏洞挖掘的相关术语定义,这是理解整个技术体系的基础。漏洞挖掘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寻找安全缺陷的过程,这些缺陷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对系统造成危害。定义包括了漏洞、弱点、威胁等概念,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接着,文章分析了漏洞挖掘的目标对象的特点。信息系统通常包含多种组件,如硬件、软件、网络协议等,每种组件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安全问题。因此,挖掘技术需要对这些复杂对象有深入的理解,以确保全面地发现潜在的漏洞。
作者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5层漏洞挖掘技术体系架构模型,包括基础层、抽象层、挖掘层、分析层和利用层。这一模型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以指导漏洞发现的全过程。
1. **基础层**:这是技术体系的基石,主要涉及底层的系统知识和工具,如操作系统内核、编程语言、网络协议等。这一层为其他层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环境支持。
2. **抽象层**:将基础层的具体细节进行抽象,以通用的模型和表示法来描述系统组件和其交互,使得漏洞挖掘可以跨越不同平台和环境进行。
3. **挖掘层**:在这一层,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工具和技术被用来检测可能的漏洞,包括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模糊测试等方法。
4. **分析层**:对挖掘出的疑似漏洞进行深入分析,确认其真实性和严重性,可能涉及到逆向工程、行为建模和威胁评估等技术。
5. **利用层**:如果漏洞被证实,此层则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漏洞,以验证其影响并制定修复策略。这包括创建PoC(Proof of Concept)代码和漏洞利用工具。
最后,文章强调了漏洞挖掘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层间的协同发展,意味着未来的漏洞挖掘将更加注重整体性,结合自动化工具、智能分析和人工专家知识,以实现更高效、全面的安全防护。
这篇研究工作对于理解和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的漏洞挖掘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后续的安全研究和漏洞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021-09-11 上传
2021-10-08 上传
2021-08-15 上传
2021-11-2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76561
- 粉丝: 4
- 资源: 903
最新资源
- Android圆角进度条控件的设计与应用
- mui框架实现带侧边栏的响应式布局
- Android仿知乎横线直线进度条实现教程
- SSM选课系统实现:Spring+SpringMVC+MyBatis源码剖析
- 使用JavaScript开发的流星待办事项应用
- Google Code Jam 2015竞赛回顾与Java编程实践
- Angular 2与NW.js集成:通过Webpack和Gulp构建环境详解
- OneDayTripPlanner:数字化城市旅游活动规划助手
- TinySTM 轻量级原子操作库的详细介绍与安装指南
- 模拟PHP序列化:JavaScript实现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技术
- ***进销存系统全面功能介绍与开发指南
- 掌握Clojure命名空间的正确重新加载技巧
- 免费获取VMD模态分解Matlab源代码与案例数据
- BuglyEasyToUnity最新更新优化:简化Unity开发者接入流程
- Android学生俱乐部项目任务2解析与实践
- 掌握Elixir语言构建高效分布式网络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