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协议解析-数据帧结构详解

需积分: 21 16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2.86MB PDF 举报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本文主要介绍了CC-Link(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这是一个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标准,尤其关注其协议规范。该标准部分替代了GB/Z19760-2005,并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文档详细描述了CC-Link网络的各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以及相关的通信阶段、协议配置和传输功能。 在应用层中,提到了帧结构的关键元素,如帧长度(L)、保留位(RSV)、类型/顺序号(TP/sF)、帧的分割号(FNO)、数据帧类型(DT)、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目的应用类型(DAT)、源应用类型(SAT)、目的节点标志(DMF)和源节点标志(SMF)。这些元素在数据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定义了数据包的结构、目的、来源以及如何在CC-Link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之间进行路由。 目的地址(DA)和源地址(SA)分别用于指定数据包的目标节点和发送节点,它们可以是远程站站号、主站站号、备用主站站号或全局传输(广播)地址。目的应用类型(DAT)和源应用类型(SAT)则指示了数据包要被哪个应用程序处理,通常由低6位决定。目的节点标志(DMF)和源节点标志(SMF)进一步细化了数据包的目的地和来源,指定了在网络内的具体模块。 此外,文档还涵盖了网络结构、配置、CC-Link的版本和功能、通信阶段、运行模式、协议配置等多方面内容。例如,网络结构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站,如主站、远程站等,它们之间通过CC-Link协议进行通信。通信阶段涉及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断开等步骤。运行概述描述了协议在实际操作中的行为,而协议配置则指导如何设置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CC-Link协议规范还包含了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实体的详细说明,这两种传输方式分别用于周期性数据和非周期性数据的交换。报文传输功能部分详细规定了报文的格式、传输规则和响应机制,确保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这个规范为设计、实现和支持使用CC-Link协议的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是理解CC-Link网络通信的关键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