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详解:定义、开发与应用特点

需积分: 5 5 下载量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6.62MB PPT 举报
嵌入式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专为特定的应用场景设计,强调高效、可靠和低成本。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满足应用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在于它并非通用型计算机,而是根据特定应用进行优化,例如工业控制、消费电子产品和物联网等领域。 课程大纲涵盖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数字电路、操作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流程,掌握关键接口硬件如SD卡存储、USB协议栈和Ethernet/TCP/IP网络的实现原理。此外,课程还提供ARMCortexM3开发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在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可以进行分组选择并接受教师指导,如智能小车的设计,这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也深化了对嵌入式系统复杂性的理解。课程内容还涉及到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系统的对比,揭示了后者在形式、类型、组成和开发方式上的独特之处,比如通用计算机是可见且平台通用,而嵌入式系统则是隐形且针对特定应用的定制化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始于1960年代的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它逐渐扩展到物联网等领域,实现了"无所不在的计算"。嵌入式系统的二次开发性较低,因为其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应用程序往往不能进行大规模的重新编排,这是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区别。 学习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不仅是掌握一种技术,更是理解和适应一个高度定制化、高效能的计算机应用环境的过程。通过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组成、开发方式和应用领域,学生可以为未来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工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