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视角

0 下载量 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507KB PDF 举报
"基于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的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改进" 这篇论文由彭建刚、张倚胜和刘凡璠共同撰写,探讨了如何改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其既能满足宏观审慎监管,又能适应微观审慎监管的要求。原有的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宏观和微观审慎因素考虑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资本的作用,以及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管理策略。 论文提出,通过引入经济资本约束和宏观审慎的理念,可以对现有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经济资本是银行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它的引入增强了风险管理的可控性,使得银行能够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时有更充足的缓冲。同时,这种改进考虑到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即逆周期管理,有助于银行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期调整策略,降低系统性风险。 论文关键词包括宏观审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和经济资本。RAROC是一个衡量风险调整后收益的重要指标,它将风险成本纳入了投资决策的考量,使得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平衡风险与回报。 文章指出,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化的资本管理需求,实现宏观审慎框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融合。这意味着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仅关注单个机构的风险,还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体现了监管从单一的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转变的趋势。 这篇论文为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强调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银行应如何通过改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现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从而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健性。这项研究对于政策制定者、银行管理者以及金融领域的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