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在SACC中的高表达:与RASSF1A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536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PI3K(Phosphoinositide 3-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Member A)基因表达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作者孙晶晶、张春叶和他们的团队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表的首发论文中,通过对50例SACC患者和正常配对腺体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旨在揭示PI3K在SACC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约50%(25/50)的SACC病例表现出高水平的PI3K蛋白表达,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表明PI3K在SACC中的过度活跃可能与肿瘤的发展相关。此外,PI3K表达与SACC的病理分级、N分期(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程度)以及术后淋巴结转移(LN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42、0.038、0.018),这暗示着PI3K的激活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增强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PI3K蛋白的表达与RASSF1A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p=0.037),这提示这两种蛋白可能在SACC的恶性进程中相互拮抗,或者RASSF1A可能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来影响肿瘤行为。 这篇论文的发现为理解SAC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可能为未来的临床治疗策略,如开发针对PI3K的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PI3K在SACC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靶向疗法干预这一关键信号通路来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