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uboot源码:start.S剖析

1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7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对Uboot启动源码中的start.S文件进行深入解析,通过学习该文件,可以理解Uboot的启动流程以及处理器初始化的基本原理。文中涉及到了异常中断处理和程序入口设置等内容,对于软件开发,特别是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Uboot源码中,start.S文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Uboot程序的起点,也是系统复位后执行的第一段汇编代码。文件开头包含了对`common.h`和`config.h`的引用,这两个头文件通常包含了一系列通用宏定义和配置选项,对于Uboot的运行环境和特定功能设置至关重要。 `_start`标记被声明为全局,它定义了系统的复位位置,同时也是整个Uboot程序的入口点。在MIPS架构或其他类似的处理器中,`_start`通常位于地址0x00000000,这是处理器复位后会自动跳转到的位置。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异常向量表(Jump Vector Table),这是处理器在遇到异常或中断时跳转的地址集合。在ARM架构中,有七种基本的异常类型:未定义指令、软件中断、预取中止、数据中止、保留、IRQ(中断请求)和FIQ(快速中断请求)。start.S文件中定义了这些异常处理函数的起始地址。当这些异常发生时,处理器会根据当前模式自动跳转到对应的地址进行处理。 例如,`_undefined_instruction`、`_software_interrupt`等标签表示未定义指令和软件中断的处理程序,它们后面跟着`.word`指令用于定义相应的内存地址。这些地址通常指向处理这些异常情况的函数,例如`undefined_instruction`、`software_interrupt`等。这些函数的具体实现可能在其他C语言编写的代码中,start.S文件只是提供了一个入口。 通过对start.S文件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Uboot启动时如何初始化处理器状态,设置中断处理程序,并准备好进入更高层次的初始化过程,如内存初始化、设备检测、加载内核映像等。这对于理解和调试Uboot,以及进行定制化开发都非常重要。 深入理解start.S文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Uboot启动流程的掌握,还能增强对嵌入式系统底层原理的理解,从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