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存储转发原理及发展历程
需积分: 0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3.68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第六版课件,主要讲解了存储转发原理的历史背景,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因特网的概述,包括其发展、组成和功能。此外,还提到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别、性能指标、体系结构以及TCP/IP协议的相关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存储转发原理是一种基本的通信机制,它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就利用了报文交换,这种交换方式基于存储转发,尽管当时由于技术限制,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现在已经逐渐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
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1世纪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了信息社会的命脉,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它包括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网络是核心部分。
因特网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代表,经历了从教育科研网络到商业网络的转变,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网络。其两大主要功能是提供连通性和资源共享,使得用户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各种资源,如软件、硬件和信息。
因特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自印刷术以来最大的通信变革。现在,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人们都离不开因特网的支持。
在因特网的概述中,强调了网络的网络概念,即因特网是由众多节点和链路构成的网络集合。随着互联网的扩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网络的结构包括边缘部分(用户设备和终端系统)和核心部分(路由器和交换机),它们共同支撑着网络的运行。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时延、吞吐量等,而非性能特征则涉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通过分层来组织,典型的五层协议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TCP/IP协议栈是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一套协议,它将网络通信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每层都有相应的协议和服务访问点,确保了网络通信的有序进行。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存储转发原理的起源,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基础。
907 浏览量
3912 浏览量
2023-07-04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99956b865f9d46f7848a6dae4da7b1c3_weixin_42207707.jpg!1)
theAIS
- 粉丝: 61
最新资源
- Visual Studio (VC) 快捷键大全
- 基于FPGA的32Kbps CVSD语音编解码器实现
- 基于FPGA的32Kbit/s CVSD语音编解码器实现
- Axis2:提升Web服务开发效率
- Oracle数据库常见问题与解答
- Oracle游标深入解析与应用
- Oracle 9i闪回技术:数据删除后恢复策略
- Dojo框架实战教程:Ajax应用开发必备
- A Byte of Python:简明Python编程教程
- 赵炯深度解读:0.11版Linux内核注释详解
- ModelMaker5设计模式中文版详解:简化实例制作
- 遗传优化全结构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 Object Pascal编程指南:集成开发环境与程序组织
- 《玩转Windows》全攻略:从DOS到XP的操作系统宝典
- IP反向追踪技术在对抗DoS攻击中的应用与分析
- Windows XP下安装与使用Cygwin/X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