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LR(1)分析表构造详解
需积分: 31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LR(1)分析表构造的详细解释及编译原理课程概述"
在编译原理中,LR(1)分析表是用于解析源代码语法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对于上下文无关文法。LR(1)分析表的构造遵循一系列规则,用于指导编译器在遇到不同输入符号时应如何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
1. LR(1)分析表构造规则:
- 规则1处理项目[ A→ X ,b],其中A是当前的非终结符,X是下一个可能的非终结符或终结符,b是当前的输入符号,Ik是当前的状态。如果GO(Ik,X)= Ij,表示当遇到输入符号X时,状态应转移到Ij。具体来说:
- 如果X是终结符a,ACTION[k,a]= Sj,意味着在状态k,遇到a时,应移进并进入状态j。
- 如果X是非终结符,GOTO(k,X)=j,表示在状态k,遇到非终结符X时,状态应跳转到j。
- 规则2涉及项目 [A→ ,a],此时A不是起始符号,对输入的终结符a,ACTION[k,a]= rj表示应用第j个产生式A→ 进行归约操作。
- 规则3是关于结束符号的特殊情况,[S’→ S ,$]∈Ik,ACTION[k, $]= acc,表明在状态k,遇到结束符号$时,表示分析成功,应接受(accept)输入。
- 对于无法用以上规则填充的ACTION表项,通常设置为"ERR",表示遇到语法错误。
2. 编译原理课程概述:
- 课程旨在教授设计和构建编程语言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包括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转换过程。
- 需要的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至少两种高级编程语言、汇编语言以及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 内容涵盖了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的语法描述、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技术、语法制导翻译、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
- 教学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逐步求精,问题驱动,以项目的形式展开,通过实验加强理论学习,强调实践和前后知识的衔接。
- 编译器工作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如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具和算法支持。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具备设计和实现编译器的能力,理解程序语言转换的底层机制,这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软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我欲横行向天笑
- 粉丝: 27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