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C协议实现EEPROM读写的步骤与原理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9 17 下载量 1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424KB DOC 举报
"基于IIC协议的EEPROM读写功能实现" 在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中,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是一种常用的通信协议,它允许微控制器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简单的串行通信。该协议由Philips(现为NXP半导体)在1980年代初开发,特别适用于低速、低功耗和短距离的通信场景。在给定的文件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使用IIC协议与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进行数据交换。 EEP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在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于保存配置参数、设置或日志数据。在本设计中,使用的是AT24C02,这是一个常见的IIC接口的EEPROM芯片,通常有256字节的存储容量,分为8个页,每页32字节。 实现基于IIC协议的EEPROM读写功能,首先要理解IIC协议的基本原理。IIC总线由两条线构成: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数据传输是同步的,依赖于SCL线上的时钟脉冲。所有连接到IIC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7位的地址,允许最多128个不同地址的设备共享同一总线。此外,IIC协议定义了开始条件、停止条件、应答/非应答信号以及数据的读写方式。 1. IIC协议的通信流程: - 开始条件:SCL为高时,SDA由高到低的下降沿表示开始通信。 - 地址阶段:主设备发送7位设备地址和1位读/写位(0表示写,1表示读)。 - 应答:从设备检测到地址匹配后,在SCL的上升沿前拉低SDA,表示应答。 - 数据传输:数据在SCL的上升沿时稳定,下降沿时变化。每次传输8位数据,读写方向由地址位决定。 - 非应答:从设备无法接收更多数据时,保持SDA为高,表示非应答。 - 停止条件:SCL为高时,SDA由低到高的上升沿表示通信结束。 2. AT24C02的操作: - 写操作:主设备先发送设备地址和写命令,然后是存储地址(2位),最后是数据。每个页面写操作完成后,必须等待一定时间(通常几百微秒)才能进行下一个写操作。 - 读操作:主设备发送设备地址和读命令,接着是存储地址,然后从设备在SCL的每个上升沿返回1位数据。 3. 实际设计中的模块化: - IIC串行总线读写EEPROM模块:编写相应的IIC驱动程序,处理开始、停止条件、数据传输等。 - 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从EEPROM读取的数据,通常使用LCD1602模块,通过I/O口控制指令和数据传输。 - 矩阵键盘控制模块:允许用户输入数据或控制读写操作,通过扫描键盘矩阵获取按键状态。 4. 开发工具: - Keil uVision:是一款常用的嵌入式开发环境,用于编写和编译C/C++代码。 - Proteus:是一个电路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硬件电路行为,与Keil配合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IIC协议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还能提升单片机编程、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为后续的高级程序设计和实际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