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实现的删除卷积码Viterbi软判决译码器优化设计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4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基于FPGA的删除卷积码Viterbi软判决译码器的研究,发表于2004年。研究中,作者熊磊、姚冬苹、谈振辉和牟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通过FPGA实现了软判决译码器,提高了工作速度、增强了可靠性并减少了功耗。关键创新点包括采用‘ACS全复用结构’和使用路径的相对量度,降低了译码器的复杂度,使得单片FPGA即可完成删除卷积码的Viterbi软判决译码。此外,他们还对比分析了不同软判决的距离度量计算方法,发现1范数和相关值作为度量标准优于欧氏距离,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译码器性能优异,与理论边界值相差仅0.2~0.4dB。"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来实现一种高效的Viterbi软判决译码器,特别是针对删除卷积码(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Viterbi译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前向错误校验技术,用于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传统的Viterbi译码器中,通常采用硬判决,即直接根据接收信号的幅度判断二进制位,而在软判决译码中,还会考虑信号的信噪比信息,从而提供更高的纠错能力。 论文提出的ACS全复用结构是译码器设计的一个创新点,它优化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提升了译码效率。同时,通过引入相对量度替代绝对量度,不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还减小了硬件需求,使得整个系统能在单片FPGA上实现。这一改进对于提高译码速度和降低功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通信系统中,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能效。 此外,论文还涉及到了软判决的距离度量选择问题。通常,Viterbi算法中的距离度量是衡量候选路径与当前最优路径之间差异的关键。作者通过比较1范数、相关值和欧氏距离等不同计算方法,认为1范数和相关值在衡量软信息时更为有效,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译码过程,提升解码精度。 最后,通过仿真测试,论文证实了所设计的软判决Viterbi译码器具有出色的性能,其实际表现与理论预期非常接近,性能损失在0.2~0.4dB之间,这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可接受的范围。 关键词:删除卷积码,Viterbi译码,软判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该研究对于理解FPGA在高效译码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优化通信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