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欺诈与防护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 PDF格式 | 213KB | 更新于2024-08-04 | 194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人工智能安全.pdf"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图像分类、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也暴露出显著的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抗性攻击,二是技术滥用。 对抗性攻击是通过设计特定的对抗干扰来欺骗AI系统。例如,对抗样本技术可以通过在图像中添加几乎不可察觉的扰动,导致模型误判。如图1所示,原本是手枪的图片,经过对抗干扰后,AI会将其识别为非枪支。类似地,对抗干扰还能让人在视频监控中“隐身”,或误导自动驾驶系统将限速标志误读为“Stop”,这在交通安全方面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语音识别和文本识别领域也面临类似的安全挑战,微小的干扰可能导致识别错误。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也带来安全问题。比如,使用AI生成的虚假内容,如换脸视频、虚假新闻、虚假人脸等,可能被用于欺骗公众。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AI的安全隐患,主要攻击手段有两类:白盒和黑盒场景下的对抗样本生成。白盒攻击由于能获取模型所有参数,攻击相对容易;而黑盒攻击则更为复杂,通常只能通过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信息来实施。现有的黑盒攻击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迁移性、梯度估计和决策边界的攻击策略。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挑战,研究人员和业界正在积极探索防御策略。对于对抗样本,可以采用防御性训练、对抗训练等方法,增强模型对干扰的鲁棒性;对于后门攻击,可以通过数据清洗和模型验证来防止后门的植入;对于内容生成的滥用,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和鉴别技术,以区分真实与虚假信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解决其安全问题,以确保技术进步的同时,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这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和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