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纳米孔柱阵列的光学性质与发光机制研究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629KB PDF 举报
"碳化的硅纳米孔柱阵列的光致发光特性" 这篇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碳化的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的光致发光特性。作者通过水热腐蚀法成功制备了硅纳米孔柱阵列,并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碳化处理。光致发光谱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碳化处理对Si-NPA发光性质的影响。经过碳化处理后,Si-NPA的光致发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红光发光峰消失,蓝光发射峰强度增加,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紫外光发光峰。 拉曼分析结果显示,蓝光发射峰与氧化硅的缺陷发光有关,而紫外光发射峰则可能源于碳原子掺杂到Si-NPA中引起的缺陷发光。这些发现对于理解Si-NPA的发光机制以及提高其发光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论文指出,碳原子的存在状态对Si-NPA的光学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表明碳掺杂可能是改善硅材料光电子性能的有效途径。 多孔硅因其独特的光发射特性,一直以来都是科研领域的热点。然而,由于自然氧化和表面化学活性,多孔硅的发光性能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稳定性不佳。因此,对多孔硅进行表面处理或修饰是必要的,如表面氧化和金属沉积等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提高其发光性能和稳定性。 这篇研究论文揭示了碳化处理如何改变硅纳米孔柱阵列的光致发光特性,为优化硅基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深入探究碳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有望开发出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强的硅基光电子材料,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2024-10-1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