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17258孤岛工作面采用束管监测与综合防灭火策略

0 下载量 1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297KB PDF 举报
孤岛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措施是煤炭开采领域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尤其是在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北区的17258工作面上。该工作面处于特殊的位置,南侧的17268工作面已经回采完毕,东边相邻的是FW2断层,北侧的17248工作面也已完成开采,使得17258成为一个孤立的区域,其深度在-470米至-580米之间。由于其作为6#煤的保护层开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相对较高,大约在35-40立方米每分钟,这就增加了自然发火的风险。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采取了严格的防治措施。首先,技术人员在工作面的上风巷内安装了JSG-7型煤矿束管监测系统。这种先进的监测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并分析采空区内的气体成分,特别是可燃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这对于早期识别潜在的火灾隐患至关重要。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科研人员划分了采空区的“三带”区域。通常,“三带”指的是:①火源带,这是最危险的区域,包含可能的火源和高温区域;②温度异常带,这里气体温度升高但未达到自燃点;③预燃烧带,这里的气体已经开始分解,但尚未形成明火。明确这些区域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针对不同的带,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灭火措施。例如,在火源带,可能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墙或者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冲洗,以消除火源;在温度异常带,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延缓自燃进程;在预燃烧带,采用惰化材料或惰性气体注入,中和可燃气体,阻止火灾扩散。 此外,定期的气体检测、监控设备维护以及应急响应计划也是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结合灵活有效的防灭火技术,才能确保像17258这样的孤岛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保持安全,避免因自然发火带来的严重后果。 总结来说,孤岛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防治不仅涉及到技术应用,更是一套系统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旨在确保矿产资源的安全开采和员工的生命安全。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