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干燥与常压干燥法制备的硅气凝胶: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下载需积分: 9 | PDF格式 | 399KB |
更新于2024-08-10
| 51 浏览量 |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具体聚焦于2012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制备技术:超临界干燥(SCD)法和常压干燥(APD)法,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通过这些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理化性能得到了详细表征。
SCD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表现出较高的比表面积,达到1016 m2/g,其孔径主要分布在14.5 nm的范围,拥有更广泛的孔径分布和更多的较大孔,这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相比之下,APD法制备的气凝胶虽然比表面积稍低,为846 m2/g,其最可几孔径位于11.5 nm,孔径分布和大孔数量相对较少。
文章使用了低温物理吸附脱附法、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分析技术,对这两种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技术能够揭示气凝胶的孔隙结构、表面性质以及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在催化剂载体的应用方面,文中提到将这两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用于负载硝酸银催化剂,通过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催化剂中,硝酸银以极微小的颗粒形式均匀分散在气凝胶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在甲烷部分氧化(CPOM)反应中,以SCD和APD法制备的气凝胶作为载体,虽然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选择性相近,但在甲烷转化率上却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气凝胶的孔结构和活性位点有关。
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硅气凝胶的制备工艺,还展示了其在实际催化反应中的性能优化策略,对于理解气凝胶在能源转换领域,特别是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提示了研究人员在设计和优化催化剂载体时,需充分考虑气凝胶的孔径分布和表面特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关推荐










weixin_38736652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C#TCP异步通讯实战:服务类与客户端使用示例
- H5原生百度地图调用方法
- 精选PPT模板合集:薄雾美景与花仙子风格
- Core FTP LE v2.2.1933: 强大FTP服务器软件
- VS2005与VS2008程序员快捷键大全
- 在无Travis环境中进行代码提交的技巧
- JspSmartUpload.jar使用手册与API文档详解
- 中点法绘制椭圆: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
- 2016 Android画图基础教程及HelloWorld实例解析
- 使用MingW编译第三方插件分享指南
- 嵌入式终端调试:VC++6.0实现ICMP与TCP测试
- 基于Winsock的邮件服务器实现及其SMTP协议原理分析
- Sheffield大学遗传算法工具箱源码 - MATLAB版本优化
- NGUI Next-Gen UI 3.9.0版本特性及应用介绍
- 深入理解算法导论第二版与C/C++代码调试实践
- LeechFTP 1.3.1.207 简体中文版:FTP软件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