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入门:代码复用进阶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121KB PDF 举报
本篇Python面向对象入门教程主要探讨如何从代码复用的角度出发,逐步引入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文章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即描述三种动物(牛、羊、马)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初始代码中每个模块(cow.py、sheep.py、horse.py)都有独立的`speak()`函数,分别输出动物的叫声。
在非面向对象的实现中,代码重复地定义了`speak()`函数并硬编码了动物名称和叫声。为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作者介绍了两种基本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1. 使用参数或变量:通过将动物名作为参数传递给`speak()`函数,比如使用`self`关键字,这是一个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常见的用于表示对象自身的参数。这样,每个模块中的`speak()`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参数,如`self.name`,使得代码能够处理不同的动物类型,而不仅仅是固定的名字。示例代码修改如下:
```python
#cow.py
def speak(self):
print(f"a{self.name}goesmoooo!")
#sheep.py
def speak(self):
print(f"a{self.name}goesbaaaah!")
#horse.py
def speak(self):
print(f"a{self.name}goesneigh!")
```
2. 使用额外的辅助函数:除了直接修改`speak()`函数,还可以创建一个单独的函数来处理动物名和叫声的组合,然后再在`speak()`函数中调用这个辅助函数。这样可以使代码更清晰,逻辑分离。然而,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辅助函数例子,但读者可以想象一个类似这样的结构:
```python
# common.py (假设存在)
def get_animal_call(animal_type):
if animal_type == 'cow':
return 'moooo!'
elif animal_type == 'sheep':
return 'baaaah!'
elif animal_type == 'horse':
return 'neigh!'
# 在模块中调用
def speak(self):
call = get_animal_call(self.name)
print(f"a{self.name}goes{call}")
```
通过这些改进,代码变得更加灵活,减少了重复,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封装、抽象和多态等核心特性。在教程的最后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展示面向对象的语法,但读者已经对面向对象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应用这些原则,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扩展性。
292 浏览量
213 浏览量
1657 浏览量
217 浏览量
119 浏览量
175 浏览量
130 浏览量
103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580759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设计模式:面向对象软件的复用基础与实例解析
- 开发指南:Microsoft Office 2007与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
- DB2 Version 9 Command Reference for Linux, UNIX, Windows
- EJB技术详解:Java与J2EE架构中的企业级组件
- Spring整合JDO与Hibernate:Kodo的使用教程
- PS/2鼠标接口详解:物理连接与协议介绍
- SQL触发器全解析:经典语法与应用场景
- 在线优化Apache Web服务器响应时间
- Delphi函数全解析:AnsiResemblesText, AnsiContainsText等
- 基于SoC架构的Network on Chip技术简介
- MyEclipse 6 Java开发完全指南
- VBA编程基础:关键指令与工作簿工作表操作
- Oracle学习与DBA守则:通往成功的道路
- Windows Server 2003 DNS配置教程
- 整合JSF, Spring与Hibernate:构建实战Web应用
- 在Eclipse中使用HibernateSynchronizer插件提升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