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聚类与K-M聚类实例:SPSS商场分组
需积分: 0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MB PDF 举报
在本次聚类分析实验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聚类方法: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首先,我们来看层次聚类部分。
层次聚类是通过逐步合并最相似的观测对象形成类别的方法。在SPSS中,操作步骤如下:
1. 从【分析】>【分类】>选择【系统聚类】,如图1.1所示。
2. 将购货环境和服务质量作为变量,商店变化作为个案标注,如图1.2中的层次分析窗口。
3. 设置统计选项,比如指定类数,此处尝试了2类和3类,如图1.3的解的范围设置。
4. 选择基础的欧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方法,如图1.4所示。
5. 分析结果显示在凝聚状态表(表1.1)中,记录了每一步聚类的过程,包括聚类的顺序、合并的观测或小类、距离以及后续聚类的使用情况。例如,4号和5号观测在第1步合并,C商厦在第3步与第1步生成的小类合并。
6. 冰柱图(图1.5)直观展示了聚类结果,通过图形观察聚类的类别关系。
层次聚类的特点是能生成任意类数的分类结果,但需要逐级合并,直到所有样本形成一个大类,且每一步聚类都会对后续步骤产生影响。
接下来是K-Means聚类,它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
1. 从【分析】>【分类】>选择【K均值聚类】,如图2.1所示。
2. 在K-Means中,省事变量通常作为个案标注依据,其他变量作为数据输入,如图2.2的K-M聚类分析窗口。
3. 这种方法通过迭代计算来确定每个观测点应属于哪个类,每次迭代会重新分配样本到最近的类中心,直到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如图2.3的迭代窗口。
4. K-Means的结果通常以类别中心和每个观测点的归属类标签的形式呈现,不同于层次聚类的明确步骤记录。
总结来说,这两种聚类方法在SPSS中各有特点:层次聚类注重逐步合并过程和类别的层级结构,而K-Means则侧重于快速划分和寻找最优的类别中心。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聚类方法有助于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分析。
2022-08-03 上传
2021-06-27 上传
2021-04-26 上传
2021-04-26 上传
2021-04-26 上传
2021-04-26 上传
113 浏览量
103 浏览量
2021-04-26 上传
章满莫
- 粉丝: 35
最新资源
- Hibernate3.3.1参考文档:Java关系型持久化标准
- CMMI与敏捷开发:互补的流程创新
- Spring与Struts整合:XML配置详解
- C++编程规范详解:经典书籍推荐与实践指南
- 2.0版EA评估框架:四大能力区域详解与评分标准
- Mainframe面试必备:COBOL问题与解答
- datagrid商品小计与总价计算方法
- 探索Java反射机制:动态获取与调用
- 精通C++:Scott Meyers的More Effective C++解析
- UNIX系统详解:历史、构成与基础操作
- Ibatis 1.2.9开发指南详解:入门与配置
- C++编程思想:进阶与标准库解析
- Flex事件详解:新手入门与高级机制
- C++与面向对象编程入门指南
- MySQL Cluster评估指南:关键点与决策支持
- 单片机新手入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