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残奥会北京飑线天气预报失败的数值模拟研究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1 收藏 58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2008年残奥会期间北京一次预报失败的天气事件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测中的不确定性。作者通过WRF和ARPS两种气象模式,以及ADAS系统分析了不同分辨率和观测资料对预报的影响。研究表明,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对于模拟降雨过程至关重要,而资料同化可以改善降水落区的准确性。" 这篇论文详细研究了2008年9月14日北京遭遇飑线导致的短时雷雨和大风天气预报失败的情况。研究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数值模拟工具,包括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和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以及它们的数据分析系统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了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以及不同观测资料(如风云2C卫星资料、MICAPS数据、GTS全球电信系统数据)对此次天气事件的预报影响。 研究发现,15公里的模式分辨率无法准确模拟出北京地区的降雨过程,而使用5公里分辨率的模式则能够模拟出降雨,但降雨区域和强度存在差异。在没有进行资料同化的对比实验中,无法重现城区的主要降水区。这强调了高分辨率模型在捕捉复杂天气现象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论文还指出,采用ADAS系统进行资料同化可以显著改善降水落区的模拟效果。例如,将MICAPS资料中的河套地区探空站数据纳入后,初始场中的东北风增强,模拟的飑线位置更接近实际发生的位置,从而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关键词如“数值模式”、“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揭示了研究的重点,即通过改进数值模型和利用观测数据来减少预报的不确定性。这种研究对于提升未来气象预报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性极端天气事件时。 该论文揭示了在复杂的气象预报中,数值模拟的分辨率和观测资料的质量是决定预报准确性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入理解和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气象预测的精确度,减少类似预报失败的情况,这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