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解析:电源引脚与晶体振荡器

需积分: 12 1 下载量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859KB PPT 举报
"主电源引脚-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机器周期--1" 本文将深入探讨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特别是主电源引脚和外接晶体引脚的功能,以及其在机器周期中的作用。51系列单片机是由Intel公司开发的一组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包括51子系列和52子系列,各具不同的存储器配置和功能特性。 1. 主电源引脚 - VCC(40脚):这是单片机的正5V电源输入引脚,为整个芯片提供工作电压。确保稳定且合适的电源供应对于单片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 VSS(20脚):代表接地,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参考零电位点,用于消除电路中的噪声和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2. 外接晶体引脚 - XTAL1(19脚):这是单片机内部振荡电路的输入端,需要与一个外部晶体和两个电容配合使用,以产生系统时钟。晶体选择的频率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速度,通常范围在1到12MHz之间,对于某些型号如Atmel的89Cxx系列,可高达24MHz。 - XTAL2(18脚):作为内部振荡电路的输出端,它将产生的时钟信号馈送给其他系统组件。 2.1.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 MCS-51系列包括51子系列和52子系列,每个子系列都有不同内存容量的版本,如8031、8051、8751属于51子系列,而8032、8052、8752则属于52子系列。此外,还有采用CHMOS工艺的低功耗型号如8XCXX系列。 - 各个型号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ROM、RAM、定时/计数器的数量,以及中断源和I/O口的配置。 2.2. 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与引脚信号 - 8位CPU:单片机的核心处理器,处理8位数据,具有执行指令的能力。 -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提供单片机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决定单片机的执行速度。 - 内部结构包括CPU、ROM/RAM、I/O口等关键组件,以及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这些总线用于数据传输和指令执行。 - 单片机的其他引脚则服务于各种功能,如输入/输出、中断请求、电源管理等,确保单片机能够与外部设备有效交互。 51系列单片机因其灵活性和广泛的兼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各个制造商如ATMEL的AT89C系列,提供了更多定制化的选项,例如不同内存大小、引脚数量和扩展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总结来说,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包括核心的电源和时钟系统,以及各种存储器和I/O接口,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单片机的基础架构,使得它们能够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并与外部世界进行通信。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有效地使用和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