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36MB PDF 举报
"苦楝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015年),作者:陈丽君、刘明骞、廖柏勇、邓小梅、陈晓阳,发表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36卷第3期,页码104-108,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苦楝(Melia azedarach)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种质资源鉴定,通过建立和优化SRAP-PCR(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序列关联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体系。SRAP技术是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常用于评价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鉴定。 研究方法包括单因素试验,对反应体系中的五个关键因素——模板DNA、dNTPs(脱氧核苷三磷酸)、Mg²⁺离子浓度、引物浓度和TaqDNA聚合酶浓度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首先,对每个因素设置了8个不同的浓度梯度,以确定其最佳浓度范围。然后,运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分,最终确立了适合苦楝的SRAP-PCR反应体系。 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苦楝DNA的浓度要求并不严格,存在一个较宽的适宜浓度范围。dNTPs浓度在0.1到0.2 mmol/L之间时,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清晰扩增条带。Mg²⁺离子的最佳浓度约为2.0 mmol/L,此时扩增的条带最为清晰且数量较多。引物浓度在0.48到0.64 μmol/L区间内,能够保持带型的一致性和清晰度。而TaqDNA聚合酶的合适浓度在0.50到2.00 U/μL,这个范围内也能确保稳定和高效的扩增反应。 这些发现为苦楝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优化后的SRAP-PCR反应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苦楝的遗传结构和种质资源的评估。同时,该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对其他植物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