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F文件格式详解:滕启明的深度分析与技术探讨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50 39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1 收藏 853KB PDF 举报
本文档深入剖析了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文件格式,由滕启明撰写,针对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操作系统实验室在2003年针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ELF文件格式在UNIX类操作系统中广泛应用,它是二进制级软件构件的静态和动态组装技术的基础。 首先,文章介绍了ELF文件格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目标文件中的数据表示,如如何组织和存储指令、数据、符号等信息。ELF文件结构主要包括ELFHEADER部分,其中包含关于文件类型、机器架构、版本等关键信息。接着,作者详细解析了节区(SECTIONS),这是ELF文件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定义不同的数据区域,如代码段、数据段、符号表等。 节区内部分析了节区头部表格、节区头部的详细内容,以及特殊节区如字符串表(STRINGTABLE)和符号表(SYMBOLTABLE)。符号表对于动态链接至关重要,其中st_info字段用于描述符号的性质,如全局变量、外部引用等;不同类型的符号,如绝对、相对、外部、未定义等都有明确的定义。此外,文档还讲解了重定位信息,它是确保动态链接时正确定位代码和数据的关键机制,包括重定位表项和各种类型的重定位。 程序加载和动态链接是ELF文件功能的重要体现。程序头部(ProgramHeader)记录了程序如何被加载到内存中,包括入口地址和节区的映射关系。这部分内容讨论了如何通过程序加载和动态链接技术,使可执行文件能够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特别提到了全局偏移表(GOT)和过程链接表(PLT),它们在处理函数调用的动态链接时起到关键作用。 这篇技术笔记提供了对ELF文件格式的全面理解,不仅涵盖了文件的结构与构成,还深入到链接器如何处理重定位和动态链接的过程。这对于理解和开发基于ELF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进行软件构件的复用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是内部交流资料,未经许可不能对外公开使用,但对从事操作系统、编译器或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珍贵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