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结构与CPU详解
需积分: 31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6.67MB PPT 举报
"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举例-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研究计算机内部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硬件结构、数据表示和运算、指令系统以及控制单元等多个核心领域。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总线结构的计算机"。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道,可以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在传统的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中,I/O总线用于CPU与I/O设备之间的通信,而M总线则连接CPU和主存。这种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当I/O设备需要与主存交换信息时,必须通过CPU进行中转,这会占用CPU的时间,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负责在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递数据。系统总线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和扩展能力。例如,总线的宽度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总线的类型(如PCI、PCI-E、USB等)则影响了设备的连接和通信速度。
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时,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这部分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来完成任务。
2. 系统总线:详细讲解总线的分类、结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3. 存储器:涵盖内存的层次结构,如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4. 输入输出系统:讨论I/O设备的工作原理,I/O接口的作用,以及中断机制等。
5.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如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浮点数),运算方法,以及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编程。
6. 控制单元:讲述控制单元如何生成和协调指令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信号。
7. 扩展部分可能涉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用于实现硬件级别的定制化设计,以及并行程序设计,探讨如何利用多核或多处理器提高计算效率。
课程考核通常包括理论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实验部分可能包括汇编语言编程、FPGA实验以及并行编程的实践,旨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由唐朔飞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深入学习这一领域的经典资料。
总结来说,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运作,从而更好地设计、分析和改进计算机系统。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0-10-30 上传
2021-10-06 上传
2022-06-11 上传

深井冰323
- 粉丝: 27
最新资源
- Grossout:字体压缩技术的创新应用
- 初学者必看:Flash网站开发实例解析
- maxcms v1.1:强大的P2P资源聚合及播放器新功能
- Python库pulp_rpm_client-3.3.1版本下载指南
- libsquish:VPB编译核心库的安装指南
- C# ASP.NET博客管理系统源代码实战指南
- 精选程序员论坛头像,提升界面美感
- Python五子棋游戏实战开发教程
- 探索Grinched字体的神秘与魅力
- Windows10 USB转串口驱动问题解决指南
- C#图像处理的实例分享与设计方法探讨
- PWeb3.0.0.2:适合中小站点的高效易用整站程序
- Greywolf字体:设计与应用深度解析
- VC环境下实现对话框位图背景
- 共享三维图形和坐标系的优秀源代码
- C# ASP.NET打造AJAX校内数码相册实战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