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顺序表操作:建立、插入、删除与查找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804KB DOCX 举报
"数据结构实验一-线性表.docx" 这篇文档主要介绍了关于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操作,特别是顺序表的实现。线性表是一种基础的数据结构,由有限个相同类型元素构成的有序序列。顺序表是线性表的一种存储方式,它将所有元素连续地存放在一块内存区域中,可以通过数组来实现。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操作: 1. 建立线性表:用户通过键盘输入一系列数据,创建一个顺序表。例如,输入25,21,46,90,12,98可以建立一个包含这些元素的线性表。 2. 插入元素:允许用户指定一个位置(索引)和要插入的元素值,然后在线性表中插入新元素。插入操作需要注意保持线性表的顺序性。 3. 删除元素:用户可以选择要删除的元素位置,线性表会从指定位置移除元素。在删除后,需要更新线性表的长度和各元素的索引。 4. 查找元素:根据用户输入的元素值,在线性表中查找该元素并返回其位置。如果未找到,返回一个特定值(如-1)表示未找到。 提供的C++代码示例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SqList`来表示顺序表,包含了数据元素类型和表的长度。`creat_list`函数用于创建线性表,`out_list`用于输出线性表,`insert_sq`用于插入元素,`delete_sq`用于删除元素,而`locat_sq`用于查找元素。主函数`main`通过一个循环和菜单系统让用户交互式地选择要执行的操作。 在代码中,当用户选择不同操作时,会调用相应的函数。例如,选择1时,调用`creat_list`函数建立线性表,然后调用`out_list`输出;选择2时,先获取插入位置和元素值,再调用`insert_sq`插入元素并输出更新后的线性表。其他操作类似。 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实现这些操作。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为后续的编程和数据处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