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接口总线详解:工业通信标准与应用

需积分: 20 17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1.78MB PDF 举报
ASI接口总线是一种专为工业自动化环境设计的低层总线标准,由欧洲标准EN50295定义,于1993年面世,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灵活且易于部署的通信解决方案。该总线系统由ASI国际联合会支持,有超过80家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企业参与,曾占据现场总线市场的7%份额。 ASI总线的主要特点包括: 1. **主从结构**:总线管理采用主控器(通常为PLC)与从设备(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通信模式。 2. **拓扑灵活性**:支持多种形式,如总线型、树型和环型,允许根据应用需求自由选择。 3. **电缆类型**:无屏蔽双并行电缆,最长可达100米,通过Repeater可扩展至300米。 4. **节点配置**:最多支持1个主机和31个从机,地址分配可通过主机或地址分配仪完成。 5. **数据交换**:4位双向通信,167 kBit/s传输速率,时间周期取决于节点数量。 6. **校验和编码**:采用奇偶校验和基于曼切斯特II编码的APM方法。 7. **供电设计**:数据和电源共享同一电缆,确保效率。 与其他总线系统的区别在于,ASI直接与过程传感器相连,作为自动化流程的底层通信,可能还需与高层总线集成。典型部件包括供电电源、数据耦合装置、PLC、从机模块以及传感器/执行器。 物理层方面,ASI总线支持星型、总线型、树型和环型拓扑,使用无屏蔽扁平电缆或H05VV-F2x1.5双绞线,通过穿压连接技术进行电缆连接。信号采用曼切斯特II编码的APM,确保信号无直流分量,仅用于数据传输,同时保持简单的节点连接电路。信号处理涉及微分线圈、电阻、电容等元件,供电电压范围为29.5V到31.6V,L=50μH,R=39Ω,C>分布电容值。 ASI接口总线以其标准化、易部署和适合工业环境的特点,在自动化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其特有的物理层设计,确保了高效、可靠的通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