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化疗与周围神经病变:诊治新知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422KB PDF 举报
该文主要讨论了紫杉醇化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进展,包括发生机制、评估方法、治疗原则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经验。 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然而,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Irnpairment Induced by Paclitaxel,PIPN),这是一种由于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表现为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PIPN的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如糖尿病和酒精滥用)、药物剂量、强度、治疗持续时间等。 研究表明,当紫杉醇剂量在135-175mg/m²时,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可高达46%-70%,其中严重程度达到III级或IV级的病例占3%-7%。随着剂量增加,神经病变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紫杉醇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到紫杉醇对微管动态稳定性的干扰,进而影响神经轴突的运输和功能。此外,药物的代谢产物和抗氧化系统的改变也可能参与其中。 对于PIPN的评估,通常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临床症状评分系统(如WHO或NCI-COG toxicity criteria)以及生活质量问卷等工具。早期识别和准确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症状。 在治疗策略上,除了对症支持治疗(如止痛药、神经营养药物)外,预防措施也很关键。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可以降低过敏反应,从而可能减轻神经毒性。此外,剂量调整、治疗间隔延长、使用新型给药方式(如脂质体紫杉醇)也被探索以减少神经病变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疾病进展和化疗效果,权衡继续化疗的必要性和神经病变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总结来说,紫杉醇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不断研究新的防治策略,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