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ocket编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与套接字基础
需积分: 13 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7
收藏 47KB DOCX 举报
网络套接字的分析与使用主要探讨了在Windows系统下利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特别是在局域网聊天场景中的应用。本文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作为基础,详细解释了这种模式的工作原理,其中服务器方主动监听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而客户端则连接到服务器并发送请求。
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在TCP/IP网络中,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核心是异步非对等通信。服务器首先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设定好通信区域(如`AF_INET`,针对IPv4)、套接字类型(如`SOCK_STREAM`,代表TCP连接)和协议。接着,服务器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本地的特定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当客户端连接时,服务器使用`connect()`函数,而客户端则通过相同的操作连接到服务器。
2. **基本套接字函数**
- `socket()`: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需要提供网络地址族(如IPv4)、套接字类型(TCP或UDP)和协议。
- `bind()`:将创建的套接字与本地地址关联,确保正确地接收和发送数据。输入参数包括套接字号、地址结构(`struct sockaddr_in`)以及地址长度。
- `connect()`(客户端)或`accept()`(服务器):在服务器模式中,`accept()`用于接受连接请求,一旦有新的连接,会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号,客户端通过`connec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3. **通信流程**
- 服务器:先启动,绑定端口后进入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旦接收到请求,使用`accept()`处理并发送应答,然后返回监听状态等待下一个请求,直到服务器关闭。
- 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连接到服务器的特定端口,发送服务请求并接收应答,完成后关闭连接。
本文通过这些步骤和函数的详细介绍,帮助读者理解网络套接字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特别是针对局域网聊天这类实际应用场景。后续章节可能会深入探讨更多关于套接字的高级用法,如错误处理、多线程支持以及数据传输等。
121 浏览量
2015-09-07 上传
2014-05-14 上传
2023-05-14 上传
2023-05-23 上传
2023-09-13 上传
2023-10-19 上传
2024-01-30 上传
2023-10-20 上传
wl10125812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探索AVL树算法:以Faculdade Senac Porto Alegre实践为例
- 小学语文教学新工具:创新黑板设计解析
- Minecraft服务器管理新插件ServerForms发布
- MATLAB基因网络模型代码实现及开源分享
- 全方位技术项目源码合集:***报名系统
- Phalcon框架实战案例分析
- MATLAB与Python结合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DAT300项目解析
- 市场营销教学专用查询装置设计方案
- 随身WiFi高通210 MS8909设备的Root引导文件破解攻略
- 实现服务器端级联:modella与leveldb适配器的应用
- Oracle Linux安装必备依赖包清单与步骤
- Shyer项目:寻找喜欢的聊天伙伴
- MEAN堆栈入门项目: postings-app
- 在线WPS办公功能全接触及应用示例
- 新型带储订盒订书机设计文档
- VB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源代码及技术项目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