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式与显式:子空间人脸识别中的空间正则化新策略

需积分: 11 1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1 收藏 2.66MB PDF 举报
在人脸识别领域,空间正则化作为一种关键的补充手段,对于保持图像像素间的原始空间关系和缓解高维导致的小样本大小(SSS)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方法中,将面部图像转换为高维向量虽然便于统计分析,但牺牲了像素间的直观联系。空间正则化(SR)分为两种形式:显式空间正则化(ESR)和隐式空间正则化(ISR)。 ESR是一种直接的方法,通过在矢量表示上施加空间约束,例如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或局部保持投影(LPP)等方法中,通过一个预设的正则化参数来控制空间结构。然而,这带来了两个挑战:一是高维导致的计算复杂度增加,二是如何精确地选择正则化参数,这对模型性能有直接影响。 相比之下,隐式空间正则化(ISR)旨在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避免这些问题。ISR不直接引入空间正则项,而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塑,将图像划分为小的区域(或称为补丁),并将这些区域转换为二维矩阵。这种方法允许使用诸如2D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其他2D局部特征提取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捕捉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像素间的空间依赖,从而在保持邻域内空间关系的同时,降低计算负担。 相比于ESR,ISR的优势在于无需手动选择正则化参数,减少了超参数调整的工作量,并且由于操作在低维图像区域上,计算效率得到提升。实验结果显示,尽管ISR在计算成本上较低,但在人脸数据库上,它仍能展现出与ESR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因此,ISR作为一种潜在有效的空间正则化策略,为解决高维人脸识别中的SSS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