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s51单片机实现0.2秒闪烁灯:C语言与延时程序详解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10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22 收藏 68KB DOC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89S51单片机实现一个闪烁灯的实验,涉及到硬件电路连接、延时程序设计以及程序控制。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 1. 实验任务与硬件配置: 实验要求在P1.0端口(单片机的IO口)上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1,通过编程使其在一明一暗的状态下循环闪烁,周期为0.2秒。这需要将单片机的P1.0口连接到LED模块的L1端口。 2. 延时程序设计: 在89S51单片机中,由于指令执行时间很短(大约1微秒),而0.2秒是一个较大的时间尺度。为了实现较长的延时,需要插入延时子程序。通过计算得知,每个机器周期大约是1微秒,通过调整寄存器R6和R7的值来控制延时,如R6=10、R7=248对应5毫秒,R6=20、R7=248对应10毫秒。通过调整R5的值,可以实现200毫秒(0.2秒)的延时,这是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 3. 控制输出: LED的点亮和熄灭依赖于P1.0口的电平。当P1.0输出高电平(1)时,LED关闭;输出低电平(0)时,LED打开。这需要使用SETBP1.0(置位P1.0)和CLRP1.0(清零P1.0)指令来控制输出状态。 4. 程序结构: - 汇编语言源程序中,程序从地址0开始,首先清零P1.0,然后调用延时子程序DELAY两次,最后跳转回START,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延时子程序DELAY会持续执行直到R5减到0为止。 - C语言源程序中,通过头文件<AT89X51.H>包含了对89S51单片机的定义,使用sbit类型声明LED的输入引脚L1。定义了一个名为`de`的函数,虽然这里没有给出具体内容,但可以推断它可能用于调用延时函数或控制LED。 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89S51单片机的基本操作,还能理解延时程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编写技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用C语言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加深了对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