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入门指南:异构平台下的对象互操作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74MB DOC 举报
本文档是一本名为《CORBA程序设计指南(入门)》的书籍,由龙湘明作者撰写,出自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日期为2001年2月28日,更新至2006年3月27日。该书主要针对对CORBA基础知识不熟悉,但有一定JAVA基础的学习者,旨在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CORBA的基本概念,并能编写简单的CORBA应用程序。 文章首先介绍了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CORBA基于面向对象设计,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不同平台和编程语言之间对象交互的问题。尽管Microsoft的DCOM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但由于其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限制了其跨平台特性。相比之下,CORBA强调平台无关性,支持任何语言的组件互操作,这得益于它的接口定义语言IDL,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不同的编程语言环境中创建和使用CORBA组件。 文章详细讲解了CORBA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接口描述语言(IDL)**:IDL用于描述在CORBA上提供的服务,它被映射到各种编程语言(如C++或Java),形成客户端的IDL Stub(桩)和服务器端的IDL Skeleton(骨架)。这些组件在服务器上实现实际的对象行为(Object Implementation),而客户端通过客户桩来调用这些远程对象的方法。 2. **对象请求代理(ORB)**:ORB是CORBA的核心组件,负责处理对象请求和通信,它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中介,确保不同平台、语言间的对象能正确地交互。 3. **对象实现(Object Implementation)**:服务器端根据IDL Skeleton编写实际的代码,实现接口定义中的功能。 4. **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客户端通过IDL Stub与服务器的IDL Skeleton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方法调用。 《CORBA程序设计指南(入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教程,帮助他们理解CORBA的原理和应用,无论是对于初次接触CORBA的开发者还是希望深入学习分布式编程的读者,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构建并部署可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充分利用CORBA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