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与MPC875实现多路接口到E1协议转换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1
收藏 237KB PDF 举报
"多路接口与E1协议转换器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低速设备无法直接接入高速E1通信线路的问题。设计中采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嵌入式微处理器MPC875,构建一个多路接口与E1协议转换器。该转换器能够将多个低速接口如RS 232、RS 449、V.35的数据转换并整合到E1线路的高速传输中。
0 引言部分强调了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于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E1作为2.048Mb/s的传输标准,在DDN(Digital Data Network)和帧中继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路接口与E1协议的转换器旨在使多种设备能够利用E1线路进行高效通信。
1 系统原理
1.1 系统描述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它在发送端将来自多路接口的数据按照特定顺序组合成一个符合E1协议的数据流,然后通过E1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这个E1信号被拆分还原成原始的多路接口数据。
1.2 数据映射到E1帧的方法
E1帧结构包含32个时隙,其中CH0用于帧同步,CH16用于信令,剩余时隙用于数据传输。为了实现多路接口数据与E1的转换,不同接口的数据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中。接口速率决定了时隙的分配,确保分配给每个接口的时隙速率至少等于接口本身的速率。用户需要通过软件界面预先设定这些分配。
为实现这一功能,设计了30个4位的时隙分配寄存器。CPU依据用户的设置,生成对应的数据时隙地址,从而控制数据在E1帧中的位置。这种静态分配方式要求用户根据接口速率手动配置,转换器本身不具备接口速率的自适应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转换器可以有效提高E1线路的利用率,使得低速设备能够无缝接入高速网络,提升通信效率。通过RS 232、RS 449和V.35接口的转换测试,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这样的设计不仅适用于现有的通信系统升级,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2012-01-06 上传
2021-09-07 上传
2012-01-06 上传
2024-10-30 上传
2024-10-30 上传
2024-07-22 上传
2024-10-30 上传
2023-06-02 上传
2023-07-13 上传
weixin_38667697
- 粉丝: 10
- 资源: 913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