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工神经网络课程要点解析

需积分: 50 1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1.19MB PPT 举报
“第次课堂测试解答要点-清华大学--人工神经网络PPT” 这篇资源是清华大学人工神经网络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的是第一次课堂测试的关键知识点和课程的相关信息。测试解答要点涉及到Newell和Simon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说以及联接主义观点。同时,这份资料还提供了课程的教师信息、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以及课程的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1. Newell和Simon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说:这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认为人类智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通过操作和变换符号来解决问题。这个假说强调了心理过程的计算性质,试图在逻辑和信息处理的层面上模拟人类思维。 2. 联接主义观点:联接主义,也称为连接学派或神经网络学派,主张人类智能源于大量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交互。它在生理层面模拟智能,通过调整神经元间的连接权重来表示和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对变换的表示和处理。 3. 课程内容: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进入人工神经网络领域,教授基本概念、模型和算法。包括智能系统的描述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的历史、不同类型的网络模型(如感知机、反向传播网络、竞争学习网络等)、统计方法以及特定网络结构如Hopfield网和双向联想记忆(BAM)等。 4. 教材与参考书目:指定教材为《人工神经网络导论》,由蒋宗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推荐了几本神经网络领域的经典参考书,供深入学习和研究。 5. 课程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还要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培养查阅文献和结合个人研究课题的能力,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6. 实验与经验积累: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来体验模型的运用和性能,以获得实践经验,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或项目应用做好准备。 7. 主要章节:课程分为引论、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等多个部分,涉及智能的概念、生物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元、典型网络结构及其训练算法等内容。 通过这份资源,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理解智能的不同理论视角,并掌握神经网络在模拟人类智能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