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叠层作动器迟滞特性分析与建模

需积分: 13 1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404KB PDF 举报
"压电叠层作动器迟滞特性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解和模拟压电材料的非线性迟滞现象,以便于提高其在精密控制中的性能。论文作者通过深入探讨迟滞特性,提出了基于修正经典Preisach模型的建模方法,以预测压电叠层作动器的位移输出。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2微米,显著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为实现高精度的压电作动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压电叠层作动器是智能主动杆的核心组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迟滞非线性是压电材料固有的特性,当受到外部激励时,如电压变化,压电材料的应变并不立即与激励成比例,而是表现出滞后现象,即同一电压在增加和减少过程中导致的位移不同。这种现象在精密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它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对压电叠层作动器的迟滞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认识到,理解迟滞特性需要考虑压电材料的多种因素,包括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温度影响、疲劳效应等。接着,他们采用了修正的经典Preisach模型来描述这一非线性行为。Preisach模型是一种广义的磁滞模型,可以有效地捕捉材料的滞后特性。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整,以适应压电叠层作动器的具体工作条件,使得模型能够更精确地预测位移输出。 实验部分,研究人员对比了模型预测的位移输出与实际测量值,发现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2微米,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改进,因为对于精密控制应用来说,这样的微小误差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传统的线性模型往往无法准确捕捉这种非线性效应,导致更大的预测误差。 此研究的结果对于压电技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压电叠层作动器的控制精度,也为其他类似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使用修正的Preisach模型,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控制策略,以应对由迟滞非线性引起的复杂动态行为。这进一步推动了压电技术在微纳米定位、精密机械、光学调整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涉及到的领域包括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质、压电叠层作动器的设计与控制、迟滞特性的理论建模以及Preisach模型在非线性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理论建模和实验验证,为压电作动器的高性能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