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探测技术:APD在激光主动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5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1 收藏 5.51MB PDF 举报
"激光主动探测电路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2011年)"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激光主动探测电路系统的开发和实验验证,着重于APD在光电探测中的应用。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高内部增益的半导体器件,它在接收到光信号时能够产生显著的电流放大效应,这使得APD成为激光探测系统中的理想接收元件。 论文首先介绍了APD的工作原理,即雪崩效应,这是一种在高反向偏压下,载流子在半导体内部发生多次碰撞电离,导致电流急剧放大的现象。利用这一特性,APD能够检测到微弱的激光回波信号,从而提高了探测系统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在系统设计部分,作者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接收和放大激光回波信号的电路方案。这个电路的核心是APD,它用于接收由“猫眼”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脉冲。所谓的“猫眼”目标,通常是指那些具有高反射率或者特定几何形状,能够有效反射激光的物体,例如,实际操作中可能包括地面上的金属目标或者空间中的卫星等。 实验研究部分,作者们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该探测电路能够成功地捕获到“猫眼”目标的回波信号,并且这些回波信号包含了关于目标距离的关键信息。这种信息是通过测量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来获取的,因为光速已知,所以可以计算出目标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这种能力对于实现精确的目标定位至关重要,为构建更复杂的激光主动探测系统提供了基础。 此外,论文还提到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电路不仅能够探测到目标,而且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确保后续的定位过程。这证明了APD在激光主动探测系统中的有效性,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APD设计一个能够探测“猫眼”目标的激光主动探测电路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性能表现。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APD在光电探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更高性能的激光探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