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Weblogic集群配置详解:管理与部署指南
版权申诉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550KB PDF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在Linux环境下配置WebLogic集群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WebLogic域是WebLogic Server管理和服务的逻辑单元,它包含了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和其他被管服务器(managed servers)。管理服务器是域的核心,负责集中管理和监控所有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被管服务器则是域内的应用服务器实例,它们接受管理服务器的控制和配置。
配置WebLogic集群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集群内的服务器通过IP组播UDP通信,这意味着参与集群的服务器之间必须能够相互接收UDP数据包。动态IP地址不建议用于集群,因为这可能导致组播通信不稳定。此外,为了简化管理,最佳实践推荐将管理服务器独立部署,避免将其包含在集群中。
在配置过程中,首先通过命令行启动WebLogic的配置向导,例如在weblogic81/common/bin目录下执行./config.sh,由于在非图形界面环境下,用户将通过控制台模式进行交互。配置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新的域,用户会被引导进行一系列设置,包括定义管理服务器和被管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以及可能的代理服务器。
例如,文中提到的测试域规划了三个角色:
1. **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在10.21.18.40:7001,负责整个域的管理和监控。
2. **被管服务器(mServer1)**:在10.21.18.41:7001,是实际处理应用程序请求的实例。
3. **被管服务器(mServer2)**:在10.21.18.40:7004,第二个实例用于提供冗余和负载均衡。
4. **代理服务器(proxyServer)**:可能用于前端请求路由,具体配置未在文中提及。
集群功能主要体现在servlet和JSP层面的负载分发,对于其他Java EE组件如EJB、JDBC、JMS等,虽然没有直接在本文中提及集群配置,但理论上它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实现集群化,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在整个配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Linux环境
- 确保管理服务器与被管服务器间的通信支持UDP
- 避免在集群中使用动态IP地址
- 管理服务器应独立部署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础的WebLogic集群配置指南,适用于Linux平台,着重于管理服务器和被管服务器的创建,以及基本的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功能。深入的集群配置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网络策略和高级设置,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2021-11-05 上传
2021-12-14 上传
2021-11-04 上传
2021-11-09 上传
2021-11-13 上传
2021-11-12 上传
2021-11-05 上传
2021-09-06 上传
普通网友
- 粉丝: 4
- 资源: 10万+
最新资源
- 前端协作项目:发布猜图游戏功能与待修复事项
- Spring框架REST服务开发实践指南
- ALU课设实现基础与高级运算功能
- 深入了解STK:C++音频信号处理综合工具套件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软件无线电实验资料汇总
- CGSN数据解析与集成验证工具集:Python和Shell脚本
- Java实现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教程
- Change-OEM: 用Java修改Windows OEM信息与Logo
- cmnd:文本到远程API的桥接平台开发
- 解决BIOS刷写错误28:PRR.exe的应用与效果
- 深度学习对抗攻击库:adversarial_robustness_toolbox 1.10.0
- Win7系统CP2102驱动下载与安装指南
- 深入理解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技巧
- GY-906 MLX90614ESF传感器模块温度采集应用资料
- Adversarial Robustness Toolbox 1.15.1 工具包安装教程
- GNU Radio的供应商中立SDR开发包:gr-sd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