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learn中的Kmeans算法应用与实例解析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1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25 收藏 2KB RAR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领域。在Python的sklearn库中,Kmeans算法得到了良好的封装和实现。本文将详细说明如何使用sklearn中的Kmeans进行数据的聚类操作,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应用。 首先,需要了解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Kmeans算法试图将n个数据点划分为k个聚类,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属于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从而使得各个聚类内部的数据点相似度最大化,而聚类间的相似度最小化。这通常通过最小化簇内平方和误差(Within-Cluster Sum of Square, WCSS)来实现。 在使用sklearn中的Kmeans之前,需要安装sklearn库。可以使用pip命令进行安装:`pip install scikit-learn`。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导入KMeans类进行聚类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导入必要的库。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 2. 准备数据集。 数据集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二维数组,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待聚类的数据点。 3. 实例化KMeans类。 创建KMeans对象时,需要指定聚类的数量k。此外,可以通过`n_init`参数来指定初始化中心点的次数,以获得更优的聚类结果。 ```python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n_init=10) ``` 4. 进行拟合操作。 将数据集传入KMeans对象的fit方法中,模型就会根据设定的聚类数量进行数据点的划分。 ```python kmeans.fit(data) ``` 5. 预测聚类标签。 通过模型的predict方法,可以获取每个数据点所属的聚类标签。 ```python labels = kmeans.predict(data) ``` 6. 分析结果。 利用聚类标签,可以进一步分析聚类效果,比如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点坐标,分析聚类内数据点的分布特征等。 sklearn中的Kmeans还提供了一些其他有用的方法和参数,例如`fit_predict`结合了fit和predict两个操作,`score`方法用于评估聚类的效果等。此外,KMeans类还支持多种初始化方法,可以通过`init`参数进行选择。 在处理实际数据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数据的预处理、聚类数量k的选择等。对于k的选择,通常采用肘部法则(Elbow Method)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量,即通过不同k值下的WCSS绘制曲线,选择曲线出现明显拐点的k值。 为了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Kmeans算法及其在sklearn中的应用,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文件名为example.py):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随机数据 X = np.random.rand(100, 2) # 创建KMeans对象,假设我们想要分成3个聚类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 拟合数据 kmeans.fit(X) # 预测每个数据点的聚类标签 labels = kmeans.predict(X) # 绘制聚类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viridis') plt.scatter(kmeans.cluster_centers_[:, 0], kmeans.cluster_centers_[:, 1], s=300, c='red', marker='X') plt.show() ```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点被分为3个聚类,以及每个聚类的中心点位置。 本文所述的内容仅为Kmeans算法与sklearn使用的基础介绍。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聚类效果。" 资源摘要信息:"kmeans算法在sklearn中的实现为数据分析师和机器学习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本文详细介绍了sklearn中Kmeans算法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加深理解。从安装sklearn库到创建KMeans实例、数据拟合、标签预测,再到聚类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本文提供了全面的操作指导和理解。同时,通过介绍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设置,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一算法。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数据聚类实例,本文让读者看到了Kmeans算法在实际数据处理中的效果,加深了对算法工作原理的认识。最后,本文还提到了在使用Kmeans算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数据预处理、聚类数量的选择等,为使用者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cipy.spatial.distance import cdis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andas import DataFrame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 pd.set_option('display.max_rows', None)#显示全部行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None)#显示全部列 np.set_printoptions(threshold=np.inf)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9000) pd.set_option('display.width', 9000)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width', 9000) df = pd.read_csv(r'附件1.csv',encoding='gbk') X = np.array(df.iloc[:, 1:]) X=X[0:,1:] k=93 kmeans_model = KMeans(n_clusters=k, random_state=123) fit_kmeans = kmeans_model.fit(X) # 模型训练 #查看聚类结果 kmeans_cc = kmeans_model.cluster_centers_ # 聚类中心 print('各类聚类中心为:\n', kmeans_cc) kmeans_labels = kmeans_model.labels_ # 样本的类别标签 print('各样本的类别标签为:\n', kmeans_labels) r1 = pd.Series(kmeans_model.labels_).value_counts() # 统计不同类别样本的数目 print('最终每个类别的数目为:\n', r1) # 输出聚类分群的结果 # cluster_center = pd.DataFrame(kmeans_model.cluster_centers_, # columns=[ str(x) for x in range(1,94)]) # 将聚类中心放在数据框中 # cluster_center.index = pd.DataFrame(kmeans_model.labels_). \ # drop_duplicates().iloc[:, 0] # 将样本类别作为数据框索引 # print(cluster_center)代码解释

2023-06-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