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详解:陈火旺第三版第一章
需积分: 14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1
收藏 631KB PPT 举报
"《编译原理》第三版,陈火旺版,主要涵盖了编译程序的基本概念、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发展历程。"
在计算机科学中,编译程序是一种特殊的软件,它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化为机器可以直接执行的低级语言程序,通常是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译器与解释器不同,编译器在运行时并不直接处理源代码,而是先将其翻译成目标代码,然后执行目标代码;而解释器则是逐行解释并执行源代码,不生成独立的目标代码。
高级语言程序的执行通常有两种方式:编译和解释。编译方式下,程序首先被编译成目标代码,然后由操作系统加载执行;而在解释方式下,程序直接被解释执行,没有预先生成的目标代码。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较为接近硬件层,因为它需要理解和转换与特定硬件平台相关的指令。
编译程序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个编译程序FORTRAN编译器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译原理和技术不断成熟,现在已经成为一套系统化理论,并且有专门的语言、环境和工具用于编译程序的开发。尽管早期人们认为编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非常困难,但现在这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标准领域。
编译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步骤:
1. **词法分析**:识别源代码中的单词,如标识符、关键字、运算符等,将它们转换为称为“标记”(token)的离散单元。
2. **语法分析**:依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标记序列组合成语法结构,如表达式、语句和函数调用。
3.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检查语法结构的含义,生成中间代码,这通常是与具体机器无关的表示形式。
4. **优化**:对中间代码进行修改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例如删除冗余计算或改进数据访问模式。
5. **目标代码生成**: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能理解的指令集,即机器语言或汇编代码。
例如,对于简单的Pascal程序段`for K := 1 to 100 do (M := I + 10 * K; N := J + 10 * K)`,词法分析会将它分解成诸如`for`、`K`、`:=`、`1`等基本元素。接下来,语法分析会根据Pascal的语法规则构建出相应的抽象语法树(AST),语义分析则会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并生成对应的中间代码,最后经过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形成可以在特定计算机上运行的指令序列。
编译原理不仅涉及语言处理技术,还涵盖了软件工程、算法、数据结构等多个方面,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创建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编译原理,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程序的内部工作机制,从而优化代码性能,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27 浏览量
745 浏览量
159 浏览量
133 浏览量
144 浏览量
133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