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详解:创建型与结构型应用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31KB DOCX 举报
本文档概述了23种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灵活性和可重用性。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模式: 1. **创建型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用于延迟对象实例化,由子类决定创建哪种类型的对象,适用于未知具体对象类型、希望由子类决定对象创建、或者需要代理选择帮助子类的情况。 -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统一接口来创建一系列相关对象,适用于系统需要独立于具体产品、配置多产品系列或隐藏产品实现细节的场景。 - **建造者模式**:将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支持创建不同表示形式的对象,适用于复杂的对象构造或对象状态组合有限的情况。 - **原型模式**:基于原型实例创建新对象,适用于动态创建对象、避免类层次结构或限制对象状态数量的需求。 - **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提供全局访问点,常用于资源管理或需要共享数据的场景。 2. **结构型模式**: -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接口,解决接口不兼容问题,适用于现有类不符合需求或需要与未知接口的类协同工作。 除了上述模式,还有其他常见的结构型模式,如桥接模式(Bridge)、装饰器模式(Decorator)、外观模式(Facade)、享元模式(Flyweight)、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迭代器模式(Iterator)、中介者模式(Media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观察者模式(Observer)、状态模式(State)、策略模式(Strategy)、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访问者模式(Visitor)等。每一种模式都针对特定的设计问题,通过提供通用解决方案,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理解并掌握这些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更好地组织和复用代码,降低耦合度,提高代码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